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方政策
雄安新區將地熱能開發利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構建“地熱能+”多能互補供熱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4-08-31 09:54:10瀏覽次數:727
2024年8月31日,中國雄安官網發布《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城市典范建設工作的通知》,同時作為附件發布了《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城市典范建設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建設方案》),要求構建“地熱能+”多能互補供熱體系,組織申報國家地熱能高質量利用示范區,將地熱能開發利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中國雄安官網顯示,雄安新區地熱流體總儲存量377億立方米,其中容城地熱田30億立方米、牛駝鎮地熱田125億立方米、高陽地熱田222億立方米。在采灌均衡條件下,地熱流體可采量為4億立方米/年。地熱流體年可開采熱量10104萬吉焦,其中館陶組熱儲2222萬吉焦/年,薊縣系熱儲7742萬吉焦/年,其它熱儲140萬吉焦/年。全區淺層地熱能賦存條件較好,地源熱泵換熱總功率夏季983萬千瓦,冬季552萬千瓦,總換熱能力折合標準煤400萬噸/年。
《建設方案》提出,構建“地熱能+”多能互補供熱體系。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供熱政策,組織申報國家地熱能高質量利用示范區。加強中深層地熱資源勘察和出讓計劃儲備,將地熱能開發利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在啟動區中央綠谷及東部溪谷等城市公共空間內布局集中式地源熱泵系統,為周邊區域建筑供熱制冷。鼓勵項目單位利用地塊內適宜空間布置淺層地源熱泵,為建筑供應能源。
《建設方案》要求,利用昝崗片區、容東片區污水處理廠、起步區2#水資源再生中心等項目的綠色能源,建設污水源熱泵供熱系統。利用變電站、數據中心、工業生產等產生的余熱資源,建設余熱回收利用熱泵系統。推動可再生能源供熱系統接入城市供熱管網系統,建立可再生能源供熱為主、燃氣集中供熱作為輔助調峰的區域供熱系統,加強智慧運行調度,構建供熱系統一張網。
《建設方案》指出,加大地熱資源“取熱不取水”、人工增補地下熱儲、中深層井下換熱等技術研發,探索地熱長輸技術,完善雄安新區地熱資源動態監測系統。開展高溫儲熱技術、新概念儲能技術、混合儲能技術的研究及示范場景應用。持續推進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雄安新區地熱研究中心、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高效鉆井與開采新型技術創新應用產學研基地建設,建設昝崗綠色能源示范區。
雄安新區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實施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雄安自貿試驗區等一批綜合能源管理服務項目。打造雄安新區城市級綜合能源服務投資經營主體,統籌運營集供熱、供冷、供氣為一體的多能互補、多能聯供區域綜合能源系統,探索建立區域綜合能源服務機制。推動建立雄安新區能源產業聯盟。
加強建筑工程綠色節能降碳全過程管理,將綠色建筑等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標納入項目土地出讓方案和規劃條件。全面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到2030年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全面推廣水電氣熱智能表集抄,有序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加快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
加快信息技術和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推廣應用,支持各類開發主體結合能源管理、生產服務建設企業級平臺,促進與新區智能能源管理平臺數據對接、融合發展。研究制定新區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能碳雙控”實施方案,推動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
上一篇 > 河北省加快分布式新能源開發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